2008年8月28日

2008年8月26日

中央產經所法律組課程


  • 法律組

產業經濟學(一)(二)各3學分
法律經濟分析 3學分
公司法 3學分
公平交易法 3學分
必修學分合計15學分


※必選課程
產業經濟專題討論(一)(二)
各四學期共4學分
必選學分合計4學分


法律組畢業學分規定:31學分


  • 基礎法學類課程

法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英美法導論、法律學導論、民法專題研究

  • 財經法類課程

債務清理法(破產法、重整法)、證券交易法、金融法、企業組織法

  • 科技法類課程

科技法與科技政策、通訊傳播法、資訊隱私專題研究、智慧財產權法

  • 產業經濟類課程

個體經濟學、數量方法、勞動市場與產業發展、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健康經濟學、高科技產業分析

本所鼓勵法律組學生選修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中央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及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相關法律之課程,其學分可納入畢業學分計算。

經法尤物

中央產經所師資陣容


本所現有專任教師8位:

蔡偉德 現任所長 專任副教授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博士
專長:健康經濟學、應用計量
教授課程:產業經濟學、數量方法、健康經濟學
陳忠榮 專任教授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博士
專長:產業經濟學、計量經濟學
教授課程:高等產業經濟學、高等數量方法、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
鄭有為 專任副教授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博士 (S.J.D.)
專長:證券交易法、破產法、公司法、企業組織法、金融法、重整法
教授課程:證券交易法、破產法、公司法、企業組織法、金融法、重整法

王明禮 專任助理教授
美國史丹佛大學法學博士 (J.S.D.)
專長:網路法、資訊法、通信法、憲法、科技法與政策
教授課程:憲法、行政法、網路法、法律經濟分析

單驥 專任教授
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
專長:勞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公平交易法
教授課程:勞動市場與產業發展、公平交易法、科學、技術與成長

劉錦龍 專任教授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博士
專長:應用計量經濟學、環境經濟學、應用個體學
教授課程:個體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環境經濟專題討論、應用計量分析

張明宗 專任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博士
專長:產業經濟學、管制經濟學、數理經濟
教授課程:產業經濟學、高等產業經濟、經濟史、經濟史專題、經濟發展與產業變遷

鄒孟文 專任教授
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國際企業組博士
專長:國際經濟、產業經濟、國際企業
教授課程:產業經濟學、國際經濟、國際企業與專業投資

本所現有合聘教師4位:

陳恭平 教授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系

簡錦漢 教授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經濟學系

葉俊顯 副教授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系

梁孟玉 助理教授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經濟學系
本所現有兼任教師16位:

薛琦 教授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經濟學系

王弓 教授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土木工程(運輸經濟)

古思明 教授
美國史丹佛大學作業研究所

林建甫 教授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經濟學系

林師模 教授
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礦業能源經濟

黃宗煌 教授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應用經濟系

劉孔中 教授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律學院

瞿宛文 教授
美國史丹佛大學經濟學系

謝易宏 教授
美國史丹佛大學法律學院

陳禮潭 副教授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經濟學系

劉靜怡 副教授
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律學院

簡資修 副教授
美國喬治城大學比較法學博士

潘萬祥 副教授
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系

羅曉 副教授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經濟學系

張心悌 副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法律學院

傅玲靜 助理教授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律學系經法尤物

97學年度中央產經所法律組招生簡章

請點開下圖

經法尤物

2008年8月22日

訪談紀錄(for 法律組):王明禮老師

王明禮 美國史丹佛大學法學博士(J.S.D.)

  • 就讀產經所法律組是否需要有經濟的背景?入學前可以做甚麼樣的準備?

如果有經濟學的背景當然最好,但沒有的話也無妨。對過去完全沒有涉獵的同學,建議在入學之前,先以自修的方式充實這方面的知識。其實經濟學基本上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接觸到,只要留心觀察這方面的議題或現象,應該多少會有一些概念。

至於入學前的準備工作,我建議對各種學問知識都保持開放的態度,而非一味的鑽研書本。例如,多多留心報紙、雜誌上各方面有關的消息。最近不管是全球或是國內,發生了很多經濟上的大事,例如次級房貸風暴、卡債風暴等,讀到這些新聞時,試著想想,這個問題可以怎麼處理,如何解決?讀到專家學者的意見時,也不妨想想這些意見是否有道理。另外,我也建議同學有機會多閱讀以經濟問題之報導、分析為主之通俗雜誌,例如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它的文章並不長,論點又很直接清楚,更較經濟學專業期刊淺顯得多,就很值得推薦。

  • 就讀產經所法律組應該有的人格特質或修課背景?

在人格特質方面並沒有特別的要求,不過,我想強調「獨立思考」是研究生所需要的重要能力。獨立思考判斷能力的培養,可以從挑戰權威、挑戰「通說」開始,並練習自己找題目,自己解答。老師當然會加以協助,但同學心態上的準備與調整其實更為重要。

在修課背景方面,當然最理想是能同時具有法律與經濟學背景。否則的話,可能就要有心理準備進行自修。另外,英文能力非常重要。產經所的課程對英文的要求滿高的,建議儘早些開始加強。學英文沒有甚麼絕招,可以一天讀兩篇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等等刊物上的文章,持之以恆的話,兩個月就能有顯著的效果。

  • 與一般法研所相比,中央大學產經所法律組的優勢在哪?

與傳統的法研所相較,我們的課程設計的確相當有特色,例如將法律經濟學、公平交易法,以及產業經濟學的基礎課程列為必修。所上老師的研究取向也都著重在經濟發展、科技、智慧財產方面等專業。如果我們所強調的專業,是同學有興趣的領域,那來就讀本所就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 對於學生的期許與建議

如前所述,獨立思考跟獨立研究能力的培養,是就讀研究所的成功關鍵。怎麼樣好好利用、把握時間與機會,培養自我的獨立思考與研究能力,需要同學自己掌握。整體而言,研究所的同學,自我調配時間的彈性相當高。研究所的老師,給同學很高的自由度,也沒有太多作業。學期中同學要閱讀文章、討論,學期末通常要交一個學期報告。寫報告要花很多時間準備,如果能越早準備,報告就能寫得越完整,也越有收穫。不過,很多研究所同學往往忽略盡早開始準備報告的重要性,反而常在學期末前一兩個禮拜才開始寫報告,這樣效果往往不理想。

  • 就讀研究所對以後的幫助

這個問題很難一概而論。即使過去是一樣的背景,由同樣的大學出來的同學,唸同一個研究所,同學們學到的東西也可能有相當大的差異。這是因為,研究所的自由度很高,同學在時間上有相當大的自由,對時間的掌握不同,學習效果自然也會有很大的差別。就本所來說,不管是研究經濟或法律,所鑽研的題目是相當政策取向的,也就是跟社會、產業經濟發展相關的經濟法律問題息息相關。如果同學能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多跟老師接觸或跟同學討論,或參與老師的研究計畫,就可能接觸到一些課堂所學不到的東西,這樣一來,收穫就會很豐富。但如果只是專心準備國家考試,或是只讀書本上的知識,那當然也會有收穫,不過相較之下,所學的內容就可能較為單一而平面。兩者如何取捨,端視同學對未來的工作與生涯如何規劃。

很多大學生認為,如果未來的志向是要擔任法官、律師、書記官、法官助理等傳統法律專業工作,那只要了解傳統的法律就足夠了。這實在是很大的誤解。要做一個好的法律人,不管是在社會的哪一個層次、哪一個崗位服務,除了學習傳統法律科目之外,還要具備其他的知識跟能力。例如要作一個出色的法官,除了必須對民法刑法與訴訟法的應用很嫻熟之外,還要知道如何適當的解讀並處理現實社會所發生的問題。這些大學法律系很少(或難以)傳授的能力可以在研究所時期培養或加強。

以前念碩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到了碩士班就是要往學術界發展,要一直做學問。但今天的研究所已經有點不太一樣,現在念研究所的同學普遍增加,很多民間企業在徵才的條件上,已經把研究所變成一個基本需要。在這種情況下,研究所的重要的任務是培養一個人才,將來不管從事任何工作或在哪個職位,都能自我學習,努力成長。要達到這個目的,除了老師的努力之外,同學心態的調整,可能更為重要。同學應該在研究所時期培養一個獨立思考研究成長的能力,蓄積發展潛力,以使自己成為能夠適應各種工作環境,挑戰與難關的人才,也更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發展自我。

這樣能力的培養越早越好,那到研究所也還來得及,跟前面所講的自我學習的能力也有很大的關係。為什麼研究所老師很少指定同學題目,要同學自己摸索,這樣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種學習。一樣是個體經濟學的科目,但在大學上跟在研究所上的學習就有所不同。研究所階段強調的是學怎樣進行思考觀察,以應付各種的問題,而不只在於單純知識的吸收。這樣的學習,對同學未來在職場上得發展,應該有所幫助。中央產經所法律組在理念上並不在制式的訓練同學把眼光擺在某一特定位置,而是協助同學從大學階段晉升到另一個階段,在專業知識的增進之餘,更培養獨立的學習思考能力。相信對同學未來生涯的繼續邁進,不管是從事學術研究或到職場上發揮所長,都有很大的幫助。

2008年8月19日

訪談紀錄(for 法律組):蔡偉德老師


蔡偉德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博士
  • 就讀產經所法律組是否需要經濟背景?若無,於入學前建議做哪些準備工作?

產經所法律組的課程設計中法律與經濟兼具,並以二者之結合為特色。法律講求公平,而經濟講求效率,如何於二者中求取平衡,此即與傳統經濟領域所考量之點有所差異,如:市場財經問題的處理與市場公平競爭之維護。

法律組的畢業學分中必修包含產業經濟學(一)(二),如在大學時期即接觸過經濟相關課程自是最佳。惟若進入研究所前未接觸過經濟領域,建議先加強經濟學原理及個體經濟學(廠商理論、市場供給與需求)之基礎,對課堂的學習上必有所助益。

  • 產經所與一般經濟學研究所的差異及優勢為何?

產經所與一般經研所的差異在於:產經所重視產業經濟學領域與財經法律之訓練,而一般經研所則是個體、總體經濟學並重。本所的優勢是在於專精於產業經濟之分析,並結合財經法律課程之訓練,法律組的學生可選修有興趣的經濟課程,而經濟組的學生亦得選修法組之課程,雙方可互相交流,亦可擴展自己的專業領域,增加市場競爭力。

  • 就讀產經所需要具有的人格特質?

由於研究所階段所追求的是更為細緻、高層次的知識,故必須要刻苦耐勞、具抗壓性,具有探求知識及追求學問的熱忱。除了充實學識,尚應兼顧社交,建立起自己的人際網絡。

經濟組的同學畢業後有走入研究機構、金融業、貿易公司、保險公司或製造業等,亦有繼續深造者或從事短期研究助理工作。法律組的同學有進入一般公司行號擔任法務相關工作,亦有擔任法官、律師者。

  • 老師們對學生的期許

1.研究所前、後在態度或習慣上應為哪些調整?

發揮同儕效應,與同學間相互討論、學習,培養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共同成長。養成平日讀書的習慣,並於追求學問時拿出嚴肅的態度,學習新知識及培養新視野。

2.所時期應如何妥善規劃自己的時間、修課安排及找尋自己的目標?

要訂立目標前應該先了解自己的個性及興趣,以找尋研究方向為例,可就所修習 課程的心得及表現,配合對自己的認識,找出興趣,依此訂立一個目標方向。目標方向並非是一個特定的點,方向應是由大而逐漸縮小範圍,不斷修正並為自己保留彈性。惟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加,轉換方向的機會成本也越來越大,故訂立方向時必須清楚自己適合什麼,不必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及話語,因為自己的生活才是實在的。

再者,應具備找尋外在資源的能力,找同學組成讀書會是最基本的,還可向博士班學長姊們及老師們請益。如有選修課程方面的疑問,除了詢問師長與學長姐討論心得外,亦可透過參考課程大綱及借閱指定教材了解課程內容。善用整個大學環境中老師、研究及圖書資源,進行自身的人力資本投資,結合不同領域的學習。

最後,人生要長遠,「健康」就不能缺,故應有平日讀書的習慣,考前不為速成而熬夜,要有規律的作息及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多加利用學校的運動設施,提昇自己的體能與免疫力。

  • 就讀產經所對於未來工作或進修的幫助?

過去本所畢業的經濟組同學們在校時皆有接觸數量分析方法與經濟分析之相關課程,不僅可培養出對於數據的敏銳度,並透析內含的訊息。法律組的同學畢業後,可將習得的經濟學知識應用於職場,創造出優勢;反之,經濟組的同學們亦然。

2008年8月14日

中央產經考試入學:英文(97級李聿旎)

李聿旎 中央產經法律組97級新生

  • 為什麼英文這麼重要?

常有人說,研究所的英文考的是實力,為什麼還要特別念?不爭的事實卻是—實力來自於你的努力,唯有長時間的累積,才有可能在考試成績上開花結果。我建議各位學弟妹,在讀書的空檔中不妨以輕鬆的心情來面對英文,若每天花點時間多看一篇文章、多背10個單字,讓你的大腦適應英文,不出幾個月功力必定大增。

英文好除了能通過考試門檻並增加錄取機會之外,以務實的角度來看,英文正是研究所的必備工具。試想,研究生上課的英文文獻動輒數百頁,你怎麼還能忽視它?所以,現在就開始保持對英文的熟悉,讓自己更接近研究生水準,實為上上之策。

  • 你可以這樣學習

字彙與片語

我建議尋求坊間TOEIC的單字書,因為原本多益的設計即為職場的需要為主,恰巧符合研究所的實際面向,當商業知識互相切合時,將有極大的機率成為試題。

以本所來說,提醒各位可加強多益的「一般商務」單元,如合約、協商、行銷、銷售、會議、企劃等,都是很基本的生活議題。此外,也可以多注意一些法律上的單字,如契約、權利義務、債務、債權人等。

文法

綜觀歷年試題,文法出題看似簡單,但答案選項卻充滿陷阱。文法重視紮實的基本功,如果真的不小心忘光了,可以把高中英文課本找出來回味一下,試著喚醒你熟悉的感覺。

這部分需要注意的是關係子句及其從屬連接詞、關係詞部分,時式的用法也不時隱藏在題目當中,這些文法概念通常都是熱門考題。

閱讀

英文網路、雜誌、報紙經濟實惠且隨手可得,建議選擇不同主題的文章(如生態、科技、未來趨勢等)來閱讀,最好是附有中英對照及詳細解說,如此一來閱讀的挫折感可快速恢復。此外,切忌不要貪心,選幾篇你有興趣的文章讀即可。

建議學弟妹買本《TIME》、《ADVANCED》英文雜誌,我個人推薦紐時週報(聯合報每週二出刊)、雙語週報時事版(可惜最近停刊了),網站則推薦《Student Post》、《TaiwanNews》,文章內容生活化卻不失深度。若行有餘力,可多背頌幾則例句,順便培養語感。

  • 給應考生的幾點建議

保持愉悅的心情

我的習慣是睡前看英文雜誌,一來可以產生睡意幫助入睡,二來讓大腦在睡覺時也可以繼續吸收整理,最重要的是心情輕鬆效率自然加倍,真是一舉數得。請各位學弟妹試著找出自己心情平靜的時刻,持續地進行英文秘密訓練吧!

終極武器—考古題

我在此強調,中央產經的老師非常仁慈,考題通常難易度適中,少有刁鑽無理的題目,英文考試僅是測驗大學生是否達到一般水平。最後要提醒大家,務必試著做各校的歷屆考古題,分析其出題方式,再對自我弱點進行補強。切勿只知埋頭苦讀,別忘了蒐集情報也是一門學問。

中央產經考試入學:經濟學(97級唐于茹)


唐于茹 中央產經法律組97級新生

當你下定決心要繼續走學術之路時,就會開始有一些疑惑與盲點出現在眼前。此時,唯有告訴自己:「決不放棄」才有可能獲得甜美的果實。

我是一位技職體系的二技生,準備完插大二技的當年,身邊多數的同學都在替自己未來做準備的時候,我亦然決然加入考研究所的行列。多數的人對於技職體系的學生,都是認為:「應該是要出去社會工作吧?」的確,我身邊當年一起準備考研究所的班上同學,只有八個人,而最後一起加入考場的只有四個人。

  • 為什麼推甄沒有上?
      

在推甄還沒開始的七月份,我問過很多師長、同學的意見,當然,多數的人鼓勵我甄試,因為我在五專二技的時候,在校成績前十、有豐富的校內外社團表現、有全國比賽的名次、有擔任教育部補助執行計畫案兼任助理、豐富的打工經驗、基本的證照等……但我的目標只有:國立大學研究所。

最後甄試了七所知名的國立大學,想當然而,我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縱使有些學校只有差個零點幾分,但是就是連口試的機會都沒有。

甄試完的十一月,我給自己做了些評估與建議:


1. 我不是國立大學的學生,我只是一個國立技職體系的學生,我的學校也不是第一志願。
2. 我在校成績沒有前三名(如果我今天是國立大學的大學生,在校成績有前十名,就有機會了,但,我是技職體系的學生。舉例來說:二技同班同學,有位同學是全班第二名,但,依舊沒有推甄上榜)。
3. 我沒有足夠英文能力證明。
4. 或許我準備不夠,我還需要時間證明自己可以考上國立大學的研究所。

  • 用什麼樣子的心情準備考試?

我替自己做了一些以下的分析與建議:

問題1:二技兩年,七十六學分才能畢業,一般大學生,到三上三下的時候,都已經只剩下十五個不到的學分,而我卻還要一學期修二十個左右的學分,外加畢業專題的論文寫作,我要怎麼考上?

→就此我給予自己的建議是我養成習慣,從七月開始每天到圖書館唸書五個小時,慢慢的準備,只要一有空檔的時間就努力的唸書。
  

問題2:八月份的時候,邊準備推甄的資料,又因為家裡環境問題要邊打工,還有畢業專題的撰寫,還有一些零散的活動要參加,怎麼有多餘足夠的時間來準備考試呢?

→對於推甄資料的部份,八月很多學校到補習班辦招生說明會,有詢問一些推甄上國立大學學長姐的意見,就有聽到說:「喔~技職體系,要推甄上很難!」所以早就做好心理準備,告訴自己這一路上是難熬艱困的過程,當時的心態是:不放棄推甄,也不放棄考試。

→對於打工、畢業專題撰寫、逼不得已的活動參與,依舊逼迫自己每天要到圖書館報到五個小時,就算在怎麼忙錄,也要養成每天唸書的習慣,不然等到真的要開始衝刺的時候,反而沒有唸書的心情,那就滿沒有效果的。

  • 對於經濟這科的分享?
      

經濟這一個科目,算是熟能生巧的科目,它也是一個運用你數理及圖形的概念加上闡述的技巧來獲取高分的科目。

當你在唸它的第一次,或許有些許的進入障礙,但是當你唸它到第二次第三次的時候,便不會覺得它有多大的困難之處。在此,必須要強調,經濟這一科不是靠「背」就可以獲取高分,理當應該是「理解」、「理解」、「再理解」的方向為主。學弟妹進入本所之後,將有機會修習相關的產經課程,理當在進行經濟考科的準備之時,應把基本觀念熟讀,相信未來進入本所修習產經課程,將以具備相關的經濟基礎了。

在考前曾試著分析,中央產經所-財經法組的近五年來的經濟學考題,是較著重於個體經濟學為主,總體的部分較少;偏重中文申論;其中又以個體經濟學當中的效用函數、四大市場結構下廠商的行為、福利經濟學以及總體經濟學的古典及簡單凱因斯模型等均為常見的考題範圍。建議學弟妹答題應把握對題目基本觀念的陳述,再進行例子的延伸及運用。

在此,給予學弟妹們唸經濟安排時程的建議(若有自己的規劃會更好):
  
07月-09月,經濟觀念的熟讀(每日約花3-5小時)。
10月-11月,經濟觀念的熟讀,搭配題目的練習(每日約花3-5小時)。
12月-01月,近8-6年考古題的分析,對於考題較重要的部份熟讀,且多練習

相關考題類似的題目、申論答題的練習、法律與經濟相配合的題目、生活化的題目等……。

02月-03月,快速翻閱經濟課本,進考場前一個禮拜,多練習出題頻率較高之相關單元的練習。

  • 建議學弟妹閱讀之相關書籍:

入門推薦:
經濟學原理,Mankiw, N. Gregory。
經濟學理論與實際,張清溪等四人幫合著(上)、(下)

進階推薦:
個體經濟學,謝登隆。
個體經濟學,楊雲明。
總體經濟學,楊雲明。

經濟學之祕訣,「理解」、「理解」、「再理解」、「重複的理解與運用」。

2008年8月13日

中央產經推薦甄試經驗談(97級林欣笛)


林欣笛 中央產經法律組97級新生

推甄的準備分為「書面資料」及「口試」兩部分

  • 書面資料

1.自傳

若有心準備推甄的話,自傳可以提早開始寫,因為開始寫之後,會發現刪增、修改會用去許多時間,要如何書寫也需許多時間思考。自傳的寫法我是以時間順序往下寫,由小學、國中、高中、大學的階段往下寫,提到自己做過有代表性、優異的事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只提到自己做過什麼事,要說明自己因為做過這樣的事情,從中獲得、學習到了哪些能力,有什麼收穫及體認。

而大學階段則是最需要著墨的階段,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學習與念研究所最為相關,可以花上多一點的篇幅,我的寫法是把他分為「課業」、「社團」、「打工經驗」這三個部分,再挑出其中有意義的事情書寫。

結尾的部分我會提及為什麼想念研究所,以及會什麼會選擇中央產業經濟研究所法律組,在此之前必須做的工作是先閱讀中央產經所的網頁,了解中央產經所法組的特色,將自己未來的展望與中央產經所法組做一連結,並在結尾表明自己的企圖心。有證明的文件可以放在自傳的最末,可增加可信度。

照片和表格的使用可以增加生動度,我試過純文字的自傳和加入照片和表格的自傳,我自己是覺得照片和表格可以增加閱讀的容易度,當然照片和表格都需適量,不要過多而導致令人眼花撩亂。準備推甄時聽過推甄講座,其中有提及紙張的選擇,建議用較重磅數的紙張,雖然只是小細節,但是試過之後,我覺得比較厚的紙張真的有比較正式的感覺;而自傳的篇幅,推甄講座是建議A4的紙不要超過二十頁,可供參考。

寫完之後,一定要校稿,若時間充裕的話,可拿給家人、朋友看,聽聽別人的想法,因為別人可以提出自己看不到的盲點,不過我自己是很匆促,這件事也沒有做得很徹底XD。


2. 個人簡歷


中央產經所法組只要求一張A4的個人簡歷,除了基本資料外,可由
(1)學歷成績(2)工作經驗(3)社團經驗(4)志工經驗
(5)其他專長(6)榮譽(7)證照(8)語言能力
(9)國外經驗(10)專題研究


從中挑出自己具有代表性的事項來書寫,並注意標題、用詞清楚,讓人一目了然。


3. 讀書計畫

讀書計畫分為「報考動機」和「學習計畫」兩部分,而學習計畫我是用時間點分成「推甄後至開學前」、「未來兩年修課、讀書計畫」、「終身學習與生涯規劃」書寫。因為只要求A4的篇幅,所以注意用語需明確簡潔。


  • 口試準備

1. 事前

推甄講座說口試必勝秘訣是「猜題」、「擬稿」、「練習」,供大家參考。在事前蒐集資料是必須的,我是把在網站能找到的資料都列印下來,並詳細閱讀其中訊息及老師的姓名專長,真正見到老師時可降低緊張感,因為大致知道老師的專長為何。

而題型的話,我把它分為「基本題」和「專業題」來準備。

基本題的題型大致如下:
(1)自我介紹(2)報考動機、為何考本所、未來的計畫
(3)在校成績(4)大學修過哪些科目、最喜歡的科目
(5)社團經驗(6)其他學校考試成果


基本題我幾乎都有事先擬考練習,就算沒有擬稿,也大致先想一下自己的答案如何,不要在口試的當下才想,這樣自己一定會更緊張。自我介紹是一定要練習的,並且可以對著鏡子練習,我有練習中文和英文兩種版本,不過老師並沒有要我們用英文自我介紹。至於專業題我也有去找考古題事先擬稿練習,但是完全沒有命中老師的問題,所以在此就不提供題型給大家參考了XD,不過建議可以多注意最近發生相關的時事,不過我想愈多的準備愈可以降低緊張感。

服裝是一定會面臨到的問題,基本上男生以西裝為主,而女生的話只要正式、專業、穩重,表現尊重即可,穿套裝當然可以,不過我沒有穿套裝,是襯衫、黑色窄裙加黑色高跟鞋。


2. 事中


產經所的面試是一次五位,有兩位老師,老師很親切和善,心態上只要放鬆
心情誠懇的回答老師問題即可,進行的方式是先輪流自我介紹,一個人兩分鐘左右,會有人計時;接下來由兩位老師各自提出一題問題,由五位同學搶答,有時間的限制,我的建議是老師提出問題之後先不要緊張,也不用急著回答,把問題先在心中想過一遍,並在心中構思、組織可能的答案,試著讓自己有條不紊的回答老師的問題,當然其實那個時候是非常緊張的。別的同學回答時專心聆聽,畢竟口試是一種學習,多看、多聽、多學習,這樣的口試對自己來說會更有意義。

最後則是由老師對同學們提問,如果同學有疑問也可以提出,在這個階段只要誠懇的回答老師的問題即可,如果老師指出自己的錯誤也不要慌張,只要態度誠懇的表明自己所學不足,有說錯的地方,真是抱歉。最後提醒大家要有禮貌,回答完問題和走的時候,要記得說「謝謝老師」,有禮貌的小孩是人見人愛的喔^^,要記得「態度更勝專業」,我覺得口試其實注重的昰一種態度,只要有正確的態度,我想口試會很順利的,祝大家幸運!!

訪談紀錄:陳萃寧學姐


陳萃寧 中央產經所法律組學姐
目前於中信金任職

說實在的,因為我是很特殊從財金系跨領域唸法律的人,所以學弟妹希望可以請我寫一些關於就讀產經所法律組的心得,讓我實在是既戰戰兢兢又心虛阿!畢竟自己對法律也是個門外漢,也才剛從學校畢業踏入職場,不敢說有什麼成就,只能以自己就讀產經所法律組的兩年分享點小心得囉。

  • 當初考慮報考中央產經所的動機為何?


其實自己一直對法律這個學門有興趣,所以大學的時候,在可以負荷的範圍內,也有去法學院修一些與本科系有關連的法律課程,像是保險法、銀行法之類的。在決定報考研究所時,一心只想著研究所應該往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去研究,但是又不想全然放棄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於是就以能結合法商兩種領域的研究所為主要目標。就這樣我踏上與班上同學都不相同方向,毅然決然的報考產經所法律組

  • 在就學期間中央產經所提供的幫助為何(例如就業或升學方面)?


產經所對我來說最大的幫助,應該算是法律組的互動式上課討論吧!其實自己算是傳統的台灣學生,在課堂上往往只會認真寫筆記,卻不一定會參與討論或提出問題,這樣的學習方式久而久之會減少自己對於問題的思考與敏銳度。但在法律組上課時,不知是因為小班制或是因為以個案進行教學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討論非常頻繁,自己也可以仗著門外漢的身分大膽提問,無論自己問的問題有多簡單,老師都會認真講解,讓我越來越勇於提問或分享自己的想法,老師們也很樂意接受我這個來自不同領域學科的思維方式,彼此之間都有良好的互動。透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我對問題的思考可以更敏銳,亦更多面向地觀察問題。這種習慣的培養,我相信無論是對於將來繼續求學或就業應該都有很大的幫助!

  • 對於中央產經所學弟妹之建議?

培養自己的英文能力。法律組的所有課本與案例都是原文書,因為自己大學就讀商學院時已習慣這樣的學習方式,所以在閱讀原文書時可較快適應;但傳統法律系畢業的其他同學就比較辛苦,因為在大學的課程訓練多以中文課本為主,故需要較長時間習慣原文書的閱讀,再加上法學英文較一般英文難度更高,實在是一大挑戰!所以未來學弟妹如果能多培養自己的英文能力,在就讀研究所必能更快適應這樣的學習方式。

勇於參與討論。法律組的老師非常可以接受多角度的思考方式,之所以接受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也是希望可以透過不同領域的學生在學習時的不同想法,激盪出更廣的討論內涵。再加上法律其實是非常注重邏輯思考的學門,透過討論可以使自己的邏輯越辯越明,也可以發現更多自己從未注意到的思考方式。我想,研究所的教育除了上課之外,其實就是在訓練一個人的研究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除了論文寫作之外,我相信課堂討論也是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的!

訪談紀錄(for 法律組):張明宗老師

張明宗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博士
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專任教授
  • 請問張老師,對於現在大學生報考就讀研究所有什麼看法呢?

如果人的壽命只有三、四十歲,花兩年的時間修習較深奧的學術,對於一般人而言的確是比較沒有必要的。但現代人能活到八、九十歲的已經不罕見了,因此,在人生那麼長的壽命中花兩年攻讀研究所,多學習一些比較困難的學問,以提升自己的智識及在職場上的競爭力,是值得也是很有幫助的。



  • 本組的設計在於讓法律人來唸產經所,張老師是如何看待經濟與法律的對話?

區分不同學問的要領之一乃是檢視這些學問是否講求實踐。經濟學談理論,但以實踐為目的,而法律更是講求實踐的,法律所隱含的道德乃是可以實踐的道德,不是用來裝飾的高道德。以這個角度而言,經濟學和法學是兩門可以互通的學問。這可以解釋Adam Smith不但教授經濟,也教授法律。在做學問的這條路上,法律和經濟不但不會衝突,還可以相輔相成、殊途同歸。所以,本所法律組的特色之一是強調法律與經濟的相互發明,希望提供經濟思維,讓同學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再去思考一些法律的原則。



經過本所法律組的訓練,同學對一般產業經濟理論或學術文獻會比較了解,如果未來在案件中牽涉到與產業經濟相關的部分,也不必擔心看不懂相關文獻,而可依自身專業解決困難。



學習經濟學的好處在於,經濟學不僅其應用範圍很廣、很豐富,同時各領域的經濟學門都可以萬流歸宗,到最後皆可導向個體經濟學,代表經濟學這門有一個核心,是一門很好的學問。



  • 產經所法律組適合什麼樣特質的人報考?

本所法律組基本上就是經濟跟法律的結合,經濟學可以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架構去思考法律的問題,培養如何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所以本所非常適合喜歡思考或是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來就讀。另外,本所法律組的師資專長乃集中於跟產業經濟學比較有互補性的法律,如果對於競爭法(公平交易法)、公司法(企業組織法)、破產法、科技法律、智慧財產權、電信管制…等相關法律有興趣,本所法律組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 產經所法律組有什麼樣的課程設計?和一般經研所、法研所有何不同?其特色及優勢為何?

產業經濟研究所是專門做有關產業方面的研究,和一般經研所不同的是,產經所主要以不完全競爭市場與產業組織為主題,而此主題和法學的某些部分特別有關,因此和法研所不同的是,中央產經法律組的課程設計會以這些相關課題為主軸。譬如,公平交易法在法學與反托拉斯經濟學皆為一重要課題,即為本所法律組必修課程之一;另外針對產業經濟學中相當重要的廠商理論部分,本所亦有相應之企業組織法、公司法、破產法…等課程;而在近來比較注重的智慧財產權方面,亦有科技法等相關課程可選修。以上課程皆特重於經濟面與法律面之分析,經研所較少以法律作為分析客體,而傳統法研所亦少見專以經濟學作為研究工具,中央產經所法律組課程設計即可由此見其特色及其優勢。



  • 本所法律組相較於其他類似的研究所中,法律組的師資相對較少,老師對此有什麼看法?

師資的多寡不是重點,重點是師資組合是否為一個「有機」的組合,而中央產經即是一個「有機」的組合。一個研究所縱使師資不少,但是如果他們相互之間的領域沒有關聯,或缺乏共同的核心,這些老師其實是無法溝通的,互相學習、激盪的。本所法律組的師資雖然不多,但他們的領域跟產業經濟本身的特質是很有關係的。例如王明禮老師專長之一為電信管制,這對應於我和王弓老師的共同專長之一:管制經濟學(探討公共事業管制)。我們三個人曾經在王弓教授的帶領之下,共同作了一個資策會委託的研究計畫。可見我們的語言就是共通的,我們可以互相研究討論、互相溝通,這就是所謂的「有機」的組合。


又例如,近來我寫了一篇論文,標題是「Piracy and Limited Liability」(仿冒與有限責任),其中就牽涉到著作權、破產及有限責任等,與鄭有為老師與王明禮老師的專長就完全吻合,即可互相討論、一同研究。總之,產經所表面上師資不多,但是,我們的老師之間的有共通的核心,換言之,本所是一個有機的組合,產經所最初設立法律組時即已慎重考慮過這一點,所以我們所聘用的師資專長,絕對是和產業經濟這個領域是息息相關的。


2008年8月7日

推薦文:闕光威學長


闕光威 中央產經所法律組第二屆學長

具紐約州及台灣律師執照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博士(Juris Doctor)候選人


  由於個人就讀大學期間擁有法律與經濟兩個學門的背景,在大學將畢業之際,產經所法律組自然成為我的第一選擇。事實上,許多法律的實務操作與理解都奠基於經濟學的了解,諸如電信法、公平交易法與智慧財產…等相關法律,如果只從法律文字理解,將相當困難。同樣的,對於單純的經濟人或商管人來說,如果對法律沒有基本了解,所做的分析可能也相當侷限。

就讀產經所法律組提供法律人與商管人一個跨領域進修的機會,當然有人會質疑,兩年的時間要學好另一個學門的東西,談何容易?的確如此,但對個人而言,在產經所兩年的時間,除了對兩個學門的基本概念有進一步的了解,讓我至少能用另一個學門的語言與他人溝通之外,最大的意義是讓我了解到我真正有興趣的領域與我需要更深入加強的東西,對我後來決定繼續深造,乃至於職業的選擇有相當長遠的影響。

對有意願在未來出國進一步深造的朋友來說,就讀產經所更是最佳選擇。第一,所上的閱讀教材與世界一流法商學院同步,來本所就讀可以幫助大家提前準備與先行熟悉未來面對的挑戰;其二,國外的學校非常注重跨領域的訓練,本所同時提供法律與經濟學的訓練,是國外名校最著重的選擇標準。對有意在國內工作的朋友來說,本所學生出路廣泛,涵括產官學研,龐大的校友群是其他類似研究所望塵莫及的。
此外個人非常鼓勵對本所有興趣的朋友參閱本所同學所撰寫的論文,這可以幫助大家了解本所畢業生的實力與大家的研究方向。

2008年8月5日

訪談紀錄(for 法律組):謝易宏老師


謝易宏 美國史丹佛大學法學博士

現任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專任教授

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兼任教授

  • 中央產經法律組的優勢、特色為何

最大的特色就是「法律經濟分析」能力的培養。透過法律與經濟的結合,從不一樣的角度研究法律;藉由經濟分析方法,以數學的精準度,將法律條文中的不確定法律概念具體化,得出來的結論才會令人信服,並可為所主張的學說提出強而有力的佐證。例如,公司虧損達實收資本的二分之一時,應召開股東會決定選擇重整或破產。這二種選擇都有機會成本,可以透過經濟模型的建立,分析公司是否有重建更生之可能。

此外,公平交易法就是法律與經濟結合最經典的法領域,而產經所成立至今已誕生四位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為國內罕見。足證本所是培育法律經濟分析人才的搖籃。且產經所法律與經濟的師資學、經歷均相當優秀,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 法律組同學應該如何面對經濟課程

本所必修的產業經濟學較為專業,要求也較高。法律組同學如果有經濟學底子,願意接受考驗,通過門檻後,對經濟學的認識將超出大部分法律人許多,亦可提升法律經濟分析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也可多跟經濟組同學求教,會有很大幫助。

  • 給同學的建議

新時代的競爭,知識的縱、深,比過去的要求更為嚴峻。縱使考取律師、司法官,僅有法律專業,在市場上的識別度是不夠的。法律人應培養法律以外的第二專長,中央產經所結合法律與經濟二種知識,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未來一旦進入是社會,訴訟案件與其他職場上的挑戰排山倒海而來,屆時未必有時間培養第二專長。建議同學在法學素養外,亦應對其他專業領域有所涉獵,增加知識的多元與縱深,以提升競爭力。這也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對法律經濟分析有興趣,且希望從不同角度研究法律的同學,中央產經所是很不錯的選擇。

2008年8月1日

訪談紀錄:王敬堯學長


王敬堯 承展法律事務所律師
  • 已經是執業律師的你,為什麼重返校園深造?為何選擇中央產經法律組?

因為執業上的需要,我所的處理商務案件與涉外案件等,有時需要學理的支持。有學理上的支持,經過論證後所得出的答案較為肯定,也較具說服力。法學的部份或許可以自己進修,但學理上的研究,例如經濟學,可能無法透過自修學習。中央提供經濟學的學習環境,而這塊正是法律人較為陌生的領域。學習經濟學即是我當初選擇中央產經的主要目的。此外,當年在東吳大學法律系學的英美法對我在執業上頗有幫助,在執業後想再多接觸英美法,而中央產經法律組正好強調英美法的教學。所以在台大、政大與中央三校中,經過畢業於政大法研所的合夥人建議,我選擇中央大學。

  • 產經學的學習對你在訴訟實務上是否有幫助?幫助為何?

經濟學迷人之處在於它是用數學的方法來解釋社會現象,這對訴訟實務相當有幫助。因為法律人習慣從法律的構成要件或法條的邏輯思考看問題,但經濟則是從社會現象來做解讀,不像法律人一樣單刀直入。對律師而言,經濟的訓練讓我在訴訟上,在為當事人辯護時會有不一樣的思考,思考的面向越多、範圍越廣,對造越難以抗辯。


國外經濟法學的發展興盛,是因為他們在學理的研究上有相當嚴謹的背景,例如公平交易法。反觀我國,目前多數學術論文大多是從法律構成要件與可責性等作討論,可以發現我國的法律人很難跨進經濟學的領域。我希望能透過自己的融會貫通,在法律與經濟這二塊領域上搭建橋樑。以我自己為例,在行政訴訟或商務訴訟中,有時會論及一些經濟基本原理,而法官大多對這部份是陌生的。如果多花時間解釋,法官大多會樂於接受,這也是對我在訴訟實務上的幫助之一。

  • 相較於我國其他法律系、所學生,本組同學的優勢為何?

以我自己為例,在中央我同時得到法律與經濟的知識,雖然不敢說自己學了很多經濟學的東西,但我至少比一般法律人獲得更多的經濟養分,進而滋潤我對學術的研究以及競爭力的培養。這是本組同學的優勢,也是我在中央產經所最大的收穫。

  • 在沒有經濟學背景下,你不但選修許多經濟組的課程,甚至還以經濟學角度撰寫論文。你是如何跨越科際間的障礙?

當初我報考中央產經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經濟,而經濟學的想法也的確給我蠻大的衝擊。在學習過程中確實欲到許多困難,但經濟組的同學都很樂意幫助,從他們身上吸取到的養分是很足夠的!不懂的地方、想到的問題或看到的事件,我常常會和他們討論:該如何解釋,是否有一套支持我的看法的經濟學理或模型。這無形之中就培養了我的經濟人脈,除非在大學時參加社團,否則法律人很難培養這方面的人脈。


在寫論文的初期確實欲到許多障礙,因為我用了很多經濟模型,而模型其實包含了理論與實證。實證的部份我沒辦法做,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跟經濟組同學討論模型的理論,他們也花很多時間教我,我也會就法律的觀點跟他們討論。經過三、四個月的溝通,我才慢慢找出一條可行之路,在指導教授支持下我才順利完成論文。一旦克服這些障礙,其他都不是問題。中央產經是個很好的學習環境,老師不會限制你的發展方向,就算找經濟組的老師指導,他們也會很願意協助。

  • 給學弟妹的建議

法律人看問題可能較為單刀直入,可能較為主觀。法律人其實應該要放寬心胸,多去吸收其他學科背景的專業人士的看法。像現在有很多律師是醫師、會計師考上的,他們的思考就跟法律人不完全一樣,你也不能說他們不對,因為各個學科都自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
中央產經雖然要學產業經濟學,而且有嚴格的考評制度。但是,有考試就會有壓力,有壓力就會有學習的動力。在這種壓力下,成長會更為快速。千萬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如果能夠多花點時間將法律與經濟連結起來,你的人生會更多彩多姿。畢竟法律人的生活不應只侷限法律中,因為現在是多元化的社會,近來強調的科技法與智慧財產權法等,其實都脫離不了用經濟學的方法去研究或解釋。同樣地,律師的服務亦不侷限於法律,現在有很多外商投資的案件、BOT案、OT案或政府需要與商業界有溝通的橋樑,律師若具備法律、經濟雙專業的背景,會更容易取得客戶的信賴。多利用中央產經的學習環境,本所在經濟學的研究上有相當不錯的成就,多吸收這方面的養分,彌補法律人的不足,相信日後一定有能力與其他具有雙專業的律師一較短長!